一场“改朝换代”风此刻正在大明朝最富庶的地区,开始席卷。
尽管朱常洵的登基是这么的滑稽可笑,可是在南方老牌家族的支持下,在南方士大夫的支持下。这场“倒戈”的政变还是快速的蔓延在长江以南的地区。再这样的时候,许许多多的大明朝文官,士大夫,乃至于传统的武将开始抛弃了他们远在北京的皇帝。朱常洵只是派出小太监,带着一张薄薄的黄纸,整个江浙地区近八十个县城的官员,全都选择跪奉新的君王。
统一中原是刻在中国人骨子里的东西。仅仅守着长江天堑,过着安稳度日的君王,注定要被史书所唾弃。
北伐!像朱元璋当年一样打下整个大明朝的疆土,成为了新朝廷凝聚人心的重要力量。
朱常洵登基的那一刻开始,这个新的大明皇帝的第一封“全国圣旨”,不再是免除徭役,释放囚犯,展现自己仁义君王的一面。朱常洵第一封大诰,就是清清楚楚的告诉天下人,他朱常洵要做大明朝的唯一皇帝,他要派遣手底下的大军北伐!
新朝廷的官员们在筹备北伐的同时,也并没有忘记南方广袤的土壤。江南的士大夫,大部分依靠的是商业起家,对于传统的农业并不感兴趣,可是在贫瘠的西南,那里也有着仅有的吸引他们的土地。
一艘小船携带着一封圣旨,几箱金银缓缓的沿着长江,前往武汉。
隶属于湖广行省的武汉,在战略上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。作为联通中国南北的特大城市,这里不仅仅有着丰富的商业资源,更有着数不清的农业供给。
江南产粮少,只有太湖流域水田是少数粮食高产区。可就在长江上游,湖广却是全天下最重要的粮仓。湖广的水田,供给着大明朝无数百姓的口粮。
苏湖熟天下足。在这样一个乱世之中,战争所比拼的就是资源,谁掌握了最多的资源,谁就能成为了笑到最后的赢家。
对待这一次的武汉之行,可以说南方也是诚意满满。除了高官厚禄,封妻荫子这样传统的手段外,在出访的人员上南方也是做了很详细的准备。这一次不仅仅有徐弘基作为信任的赵之龙,还有在大明这昏暗的官场上少数背负着贤名的侯恂。
江南的士大夫们很支持南方新朝廷,对于那群手无缚鸡之力的文官,新朝廷的官员们几乎没什么可担心的。
仗义每多屠狗辈,无情多是读书人。谁能给这帮子地主老爷,走私商人带来足够的利润,谁就能够获得他们的支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