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91 脸都不要了!

买活 御井烹香 3542 字 2个月前

宛君、曼君二人的父亲,均已过身,不过沈家在吴江极有名望,尤其是沈曼君夫妻,家中几乎都由她一人做主,不过即便如此,变卖家产前去云县,也是个相当冒险的决策,沈曼君在信中曾暗示姐姐,自己是因为治病欠了些债务,现在被买活军扣住了不放人,只能变卖了在吴江分得的一点家业做本,在云县试着经营生意,早日还钱。如此一来,孩子们便必须带去云县,否则留在本地只能寄居于亲戚膝下,恐怕要看他人的眼色度日。

若是沈曼君来信大谈特谈自己在云县过得多好多好,那么除了正统之辩以外,叶家人作为亲戚只有为她高兴的份,要说过去沾光,那是绝不会有这样的想法的。正因为沈曼君一家在云县还欠了债务,而且这件事是由叶仲韶穿针引线,叶仲韶和沈宛君便都感到负有一定的责任。再加上沈曼君之前也提到了王凌,说他一族都迁移了过来,而且在买活军治下锦衣玉食,一家人过得非常得意,深受谢六姐的重用。叶仲韶便感到,妻妹或许是在暗示自己,可以出面向王凌说项,请王凌周旋着减免债务,又或者向王凌借一笔钱,把他们从云县捞出来。

和杀人如麻的建贼比,买活军的名声显然是要好上许多的,至少他们的商品在吴江也非常流行,而且报纸上许多文章都显示着买活军知识的丰富,再加上谢六姐明显是本地的神仙——叶仲韶是非常好佛的人,他有时甚至觉得谢六姐没有个佛教的封号,是很遗憾的一件事。总之,叶仲韶和沈宛君、沈君庸等,都是认同前几篇报纸所发的《政权、国家》一文中部分的说法的,买活军固然仍是反贼,但总还是要比别的反贼好很多。

和闯贼、西贼比,买活军长在学识教养,和建贼比那自然不必说了。倘若有一日,敏朝真的不行了,那么叶、沈二人想象中最坏的结果,便是亡于建贼,从此后连官话都说不得,连汉字都写不得,那是完全不能忍受的。

正是因为这份好感,叶仲韶便不觉得去一趟买活军治下是什么不可思议的事情,自从收到信之后,他就觉得这一行在所难免,由于他明年要下场科考,亲自送去,恐怕母亲不喜,再者带女儿去治脚,这个事情还是妻子出面更合适一些,再加上很快又有了战事的消息,便暂耽搁了下来,不过,前些天城里传来消息,说是朝廷将向买活军派出使者,看来是京城中的争斗已经告一段落,而沈君庸也告知姐姐,他要去一趟云县,夫妻二人不免又重新商量了起来。

七月底的吴江,已是有些秋意了,天气不再渥热,高高支起的窗户外,是大片大片的金黄色的稻田,再过半个月就是秋收的光景了,今年吴江这里的收成还不错,侥幸没有什么水旱灾害,因此窗外的气氛是很怡人的,叶仲韶和妻子沈宛君并肩坐在两人的卧房中喁喁细语,“母亲那里,不是说这些年来,走路日趋不便吗?是否也是缠足导致的呢?”

“相公,你是说……”

叶老夫人这些年来,体态逐渐丰满,走起路来没有多久,便觉得足心疼痛,这是有的。沈宛君看到报纸后,也曾为婆婆仔细查看,发现婆婆的足弓塌陷要比她的更为严重,此事叶仲韶也是知晓的,因便和妻子商量,“按十六妹信里所说,只要过去量足之后,便可确定矫正垫的尺寸,如此,回家也可以自己缝制。花费倒不是特别昂贵,如此,倒不如将母亲也带去了,也算是全了我们做儿女的一片孝心。”

这倒是没什么说的,叶老夫人若愿意动,这也是理所当然的事,沈宛君道,“如此一来,便要把孩儿们全都带上了,否则在家中也无人看顾。那曼君哪艘船恐怕是住不下。”

“若是我们两夫妻去为她斡旋,乘她的船那也罢了,本来你带了三个孩子,便也不好坐她包的船——她自己孩子便是几个了,或许还有昌逢家的姑娘也要去放脚。不如我们便自己包一条船,若是操心路费,那便卖两亩田,余下的银子到了云县,彼此凑一凑,若是能还债,便先凑钱将债还了,实在不行,我再找王兄开口,总之还是几家人一起回来过年也好些。”

只是治病,债务不会多重的,如此处置,叶家可谓是仁至义尽,不会被人挑了理去。君子重名,沈宛君对夫君的品格一向是非常满意的,闻言便含笑道,“也好,行万里路,读万卷书,让孩儿们去见识一番也罢了——只是不知道娘那里会不会答应呢。”

叶仲韶正要自告奋勇,前去斡旋,沈宛君却笑道,“罢了,你不行,见了母亲便如同老鼠见了猫,还是我去说。”

因为自小便被袁家收养,直到长兄去世,成为独子,才被送还叶家,叶仲韶和母亲的确不算很亲,倒是妻子虽然孝名在外,但处置家务颇有手段,她会生养、嫁妆厚,娘家在吴江又是庞然大物,便连丈夫的心都靠在她这里,实在将老夫人拿捏得死死的,闻言,两夫妻相视一笑,都是彼此会意,叶仲韶道,“那便先由娘子出马——既然定下如此行事,那么我们明日便回岳家去,和君庸再商议一番,顺便看看小琼章。”

夫妻二人的三女儿叶琼章,出生不久便被抱到张华清膝下,由她收为养女,慰籍自己的丧女之痛,因此每每叶仲韶从学馆返回时,都要去探望幼女,沈宛君当然也就随他一起回去。虽然此时出嫁的女儿不能常回娘家探望,但这种拜访似乎是不算在内的,也从未有人说过沈宛君什么。

当晚,沈宛君去老夫人处请安时,便和她谈起此事,老夫人虽有不悦,经她巧言辟理,又说起,‘船无论如何也都是要雇的,最多的钱已经花了,您不去也省不下多少’,竟也无从反驳,只得勉强答应。

第二日一早,沈宛君便带了丈夫、儿女一道,回娘家探望,沈君庸因头一日得了信,也没有外出,和叶仲韶二人相见,颇有一番欢喜,刚让到书房坐下用茶,叶仲韶便迫不及待问道,“君庸,你刚从京城返回,消息灵通,可知道京师如今的论战内情?究竟朝廷派出使者,是何分教,而魏阉竟真下野了不成?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