齐桓公大喜,让使者出使各国,以周天子名义,于三月初一,在齐国北杏(山东东阿)举行会盟,商讨关于平息宋国内乱的消息。
公元前681年三月,齐桓公和管仲踌躇满志的来到北杏,与各国准备举行会盟,但是令人失望的是,由于周天子并不参与此次会盟,齐桓公也不是成周卿士,所以大家根本不买账。
到了会盟日子,齐国左等右等,只等来了陈国,宋国,蔡国,邾国四国国家前来会盟。
陈国来此目的很明显,就是来领功劳的,因为他将南宫长万绳之以法,平定宋国内乱也算是出了一份力。
宋桓公之所以来,并不是怕齐国,而是因为自己刚刚继位,急需周天子和其他诸侯承认,不得不来。
至于邾国,蔡国,那其实就是来打酱油的,反正没啥举足轻重,凑个热闹呗!
至于其他大国,执政礼仪的鲁国,鲁庄公肯定不给齐国面子,自己不去会盟不说,并且下令鲁国的小弟们,如曹国,阳国,遂国,莱国,一律不许去北杏参加会盟,让齐桓公下不来台。
而卫国这次很意外,也拒绝前去北杏会盟,主要原因是,卫惠公得到鲁庄公的贿赂,和鲁国一起抵制齐桓公。
郑国郑子婴这个刺头肯定不去,因为毕竟齐国齐襄公不顾礼节信誉,杀了郑国国君和大臣,如今去你的齐国北杏,你再给我来个连窝端,杀了我郑子婴,我冤不冤啊!
齐桓公原本高高兴兴的,想着多年筹划,这次终于可以露脸了,在北京准备的特别隆重,光是准备给参加会盟的各国国君金银酒器,就不下五十套。
谁知道到场的加上他才四个人,齐桓公都挂不住脸了,于是便和管仲商议。
仲父,这不成啊!来的人太少了,撑不起场面,传出去齐国的脸就丢尽了。
不如这样,咱们把会盟日期向后推,咱们想想办法,多叫几个诸侯国前来,就算是花钱请也行,这四个人会盟 ,太尴尬了。
管仲道:“君侯不可,会盟讲的就是信誉,他们不来,会盟也得进行,好让天下人知道,齐侯说一不二,一诺千金”。
小主,
齐桓公无奈,只得硬着头皮举行会盟,当然先是以周天子名义,赞扬了陈宣公,维护周礼,协助宋国诛杀逆贼南宫长万 ,予以嘉奖。
然后确定宋桓公正式为宋国国君,然后齐桓公以周天子名义,要求会盟各国,今后四国要同心同德,拥护周天子,维护周礼礼法,如有违背誓约者,共讨之。
然后齐桓公道:“既然是会盟,那就得有盟主,如今这次会盟周天子繁忙,不便参与,那咱们就自己推举一个盟主吧!”。
陈宣公知道,齐桓公这是奔着盟主位子来的,陈国反正无意争夺霸主,所以陈宣公卖个人情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