可惜,十岁的南阳郡主还没开窍,想也不想地就拒绝了:“我和他们素不相识,他们好不好的,和我都没关系。”
赵公公也不气馁,继续笑道:“郡主去了宫中,由太后娘娘教养,和公主相伴,宫中还有两位县主,年龄都和郡主差不多。小姑娘家的在一处,学一学琴棋书画,也是乐事。”
赵公公口中的公主,是太康帝长女姜宝华,今年十四岁。
两位县主,一个是十三岁的东平县主姜月华,一个是淮阳县主姜莞华,今年十二岁。她们都是宗室近支,自小被接进宫中教养,伴着公主一同长大。
郑太后派赵公公来接姜韶华进宫,也不算出格。宫中确实有这样的先例。
唯一的问题是,姜韶华不是普通的宗室女,她是南阳郡之主。有封地有实权,不是被人轻易摆布左右的孤女。
姜韶华微笑道:“我知道赵公公是一番好意。不过,我心意已定,赵公公就不必再劝了。”
吃人嘴软,拿人手短。
赵公公既嘴软又手短,只得呵呵一笑,扯开话题:“已经到了春耕之时,听闻郡主两日后要举行春耕礼,不知奴才是否能凑个热闹。”
农桑乃国之根本。春耕礼,是传了几朝的俗礼。到了春耕开始这一日,天子要亲自拉着耕牛,在地里走个来回。一众朝臣都要随着耕一回地。
郡守县令们到了这一日,也有学有样,要换上农服,去地里行春耕礼。在南阳郡,有资格行春耕礼的,就是姜韶华了。
姜韶华笑道:“赵公公愿同去,再好不过。到时候我让人去请赵公公。”
赵公公欣然应下。
……
赵公公走后,姜韶华笑意微敛,沉默不语。
一双眼眸闪着复杂晦涩的情绪。
久远的旧日回忆,在心底翻腾。仿佛有一只巨手,紧紧攫住了她的呼吸。
银朱不知就里,生了误会,忍不住低声道:“这个赵公公,一身呛人的脂粉香气,说话时妖里妖气的。郡主让邱典膳陪着就是了,何必亲自应付。”
姜韶华淡淡道:“小人不成事,却能坏事。花些银子,给些笑脸,就能解决的事,总好过来日多一个使绊子的对手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