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三百四十三回:毛茸茸向导

白夜浮生录 夜厌白 2384 字 7天前

这章没有结束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

就连这里的研究所也做不到吗……梧惠想,兴许,是受制于当时的时代条件。也许现在比那时候有了更多发展吧?不好说,毕竟莫玄微在当时一定是在学术界起推动作用的角色。他死了,那些研究自然停滞不前。

不过为什么会想到从植物的不同时期开始研究?也许和之前用死去的植物做对比有关。的确,反过来想,新生的植物兴许有更好的适应能力。这也是他作为学者的敏感吗?否则又何必突然在这一阶段投入研究呢。

他们发现,如果在种子植物的幼苗甚至种子的阶段,就与溶剂发生接触……在它进入成熟期后便能延续那种“微光状态”的时间。甚至,接受实验的个体与同期生长的对照组,也存在不同之处。也许叶片更宽阔、花形更繁复、枝叶更纤细——各种情况都有可能发生。但大体上,它的物种并没有出现大的改变。

下一步,实验对象转移到了动物的身上。

每一份牛皮纸袋都比上一份更加厚重。受试对象有软体动物——地面的蛞蝓和海里的章鱼;节肢动物——带翅膀的、不带翅膀的昆虫,或超过六条腿的;脊索动物——天上飞的、地上跑的、水里游的。

随着受试者在人类的认知中越来越“高级”,试剂需求的浓度增加,研究员们不得不精心挑选实验对象。不过另一边,对植物的研究也没有停止,只是受试对象被锁定在了被子植物上。按照梧惠有限的知识储备,大概是因为,这是植物中最高等的那一类。说实在的,这里面很多专有名词她都看不太懂,完全靠上下文的逻辑关系去推断它们可能代表的含义。

被子植物大多寿命漫长,甚至远超许多动物——当然,不包括妖怪。目前的实验里,似乎并没有提到超过常识的物种。所以他们的实验,并非从植物的种子阶段开始,而是对它们的种子进行实验。

其中,一种双子叶植物纲锦葵目的木本个体,以及一种单子叶植物纲禾本目的草本个体,展现出了“值得注意”的特性。它们的果实浮现出时隐时现、忽明忽暗的微光,都有如呼吸般的节奏。

而对于动物的研究,研究员们很快将目标锁定在脊索动物门哺乳纲上。或许是因为它在动物界比较“高级”。最先接受测试的是一只小老鼠,但小老鼠很快丧命。非常奇怪,它对水展现出极强的恐惧,尤其是氯化钠溶液。这在其他种类的生物实验中并没有出现。

尽管报告的文字没有直观地呈现什么,梧惠还是从各种表达的节奏中察觉到一个信息。

时间不多了,剩余的素材更是少得可怜。

下一份报告的实验对象,则是一只猫。

梧惠不禁将封面捏紧了些。她忐忑地翻开,祈祷它不是灰色的那只。

不可能的,对吧?莫惟明的小灰,是他眼看着走向大海的。如果这一切并不是当着孩童的面所展现的奇迹,而是在他看不见的地方预先酝酿过的某种……

这未免太残酷了。

“喵。”

梧惠一个激灵,手中的纸散落在地上。

……听错了吗?

她弯下腰,在捡起那些脆弱的纸的同时,视线四处扫射,寻找猫的影子。暂时没有看到什么,可能是错觉。真是的,太紧张了,把自己吓成这样。她如此嘲笑自己,同时捏了把汗。

将被打乱的材料放在桌上,梧惠瞥向剩余的部分。

奇怪,竟然不剩多少了。她抓起下一个纸袋,很快拆开,里面竟空空荡荡。她又拆开下一个,也是一样。她正反打量着没有内容的牛皮纸袋,才看到上面赫然盖着红色的章。

绝密。

被转移或者销毁了吗……

啧。梧惠觉得十分麻烦。她转过身,想向文员求助,却没看到对方的影子。梧惠这才想起她之前好像和自己打过招呼,要暂时离开一阵。

“喵。”

……?

……并没有听错吗。

尽管是十分诡异的巧合,梧惠竟然觉得,自己心中没有理应产生的那种惶恐。到底是惊吓过度令她看淡了,还是她本就对猫没有太多的畏惧呢。不如说,十分喜欢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