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百三十四章 原是两只老狐狸

对弈江山 染夕遥 2796 字 3个月前

萧元彻、郭白衣、黄奎甲待他们走后,也出了不好堂。萧元彻让黄奎甲驾车,郭白衣同他共乘。

车内,萧元彻似有所指的看着郭白衣,忽的出言道:“如何?”

郭白衣想了想,这才缓缓道:“他能够对主公对此事和盘托出,还有他对天子的态度来看,苏凌仍是心无杂念,至纯之人啊,主公,此人还应该重用的!”

萧元彻低头沉思了一阵,抬头风轻云淡的问道:“那便告诉伯宁,撤了暗卫的人?”

郭白衣先是一怔,又想了一会儿,点了点头道:“上次主公同他说撤暗卫,我原以为已然撤了,原来只是安慰他。”

萧元彻似乎听出了郭白衣话里有话,这才哈哈一笑,拍了拍郭白衣的肩膀道:“白衣不必想那么多,苏凌这小子,我们毕竟知之甚少,你我之间相处,自然是不需要这些的。”

郭白衣这才淡淡的点了点头。

萧元彻这才道:“那回去你去跟伯宁说,撤了吧。”

郭白衣刚想点头。

萧元彻忽的又沉声道:“不要撤完,留下两个。保护他也是好的。”

郭白衣心中一叹,轻轻的点了点头。

............

苏凌跟着这小黄门一路前行,走了好久才看到皇宫的高墙,苏凌有些无聊,便跟这小黄门攀谈起来,一呲牙,摆出个人畜无害的笑脸道:“公公贵姓啊。”

那小黄门怎能不知道这主背后的大树,忙一大躬道:“咱家.....咱家姓何。”

苏凌忙满脸堆笑,点头道:“哦原是小何公公,这京都龙台大内禁宫好气派啊,宫墙都看不到顶......”

心中却暗笑,老子,翻过几回......

何公公知道苏凌是萧元彻的身边的人,自然不敢怠慢,又是一大躬道:“原先不是这样的,我听齐总管说,原先咱们的皇宫更是富丽堂皇,比现在更是大上不知道多少,但王熙作乱,烧了龙台城,司空大人请回了皇上来了龙台,是司空大人一片忠心,为了让皇上住的舒服,修建了无数宫殿,如今这内城便成了大内。司空又把京都的百姓集中起来,登记造册,鼓励他们在内城外屯田,修建民房,渐渐的外城也有了规模,经过这些年,龙台才恢复了往日的繁华。”

苏凌点点头,暗想,这便是萧元彻跟王熙的本质区别吧,王熙心里没有百姓,萧元彻却是真的做了不少好事情。

两人闲扯了一会儿,那小何公公跟苏凌熟稔起来,方才没了拘束,端得是机灵世故,苏凌哈哈笑道:“小何公公,你很不错啊,想必日后那齐凤彰退了下来,他的位置当是你的!”小何公公连忙摆手道:“我们这些小鱼小虾的,自然不能有这种非分之想,只是希望苏曹掾他日高声,心中能记得昔日有个姓何的小黄门也曾和您谈过心便好!”

苏凌点点头道:“那是自然!”

正说间,两人便来到了大内城门口,这里早有人等着。

苏凌认识,是老熟人——齐世斋。

齐世斋瞪了一眼方才与苏凌聊得火热的小黄门。

那姓何的小黄门这才身子一颤,低头退到了一边。

苏凌做出一副自来熟样子,上去就朝齐世斋勾肩搭背,哈哈大笑道:“齐凤彰原来在这儿等着我呢,这皇宫我人生地不熟的,见到你便觉着有了主心骨,哈哈,齐凤彰,天子在哪儿啊?”

齐世斋对苏凌这突如其来的亲热,弄得颇为不习惯,好不尴尬。

但他也知道这个主背后的势力不好惹,更何况这要是见到了天子,说几句让天子高兴的话,走出大内,摇身一变,再升个官,他更是得罪不起了。

齐世斋只得任他搭着肩膀,满脸假笑道:“苏供奉倒是个念旧的人,跟咱家就是投缘,投缘......”

他又附在苏凌耳边似神秘道:“天子在宫里等着呢,体念您头一回进宫,特让老奴前来迎接,要是旁人,怕是最多一个小黄门等着罢了呢.....”

苏凌一拍齐世斋的肩头,嘿嘿一笑道:“那还不是齐凤彰提携小子的功劳么?”

他这一通溜须,齐世斋心里倒也美滋滋的。

齐世斋满脸是笑的摆摆手,然后转身那笑容便消失的无影无踪,沉声对姓何的小黄门道:“怎么你一个人回来了?跟你同去那个呢?”

这小黄门身子一颤,张了张嘴,怔了一会儿方低声回道:“杨公公踏实忠厚,司空大人说他很喜欢,就留在司空府了,让小的回禀一声。”

齐世斋先是一愣,心中多少知道了些什么,但他心中也是无奈,只得暗叹一声,随后点点头道:“那你去吧,我陪着苏曹掾面见天子就是。”

苏凌做出一副迫不及待的样子,哈哈一笑道:“那就有劳齐凤彰啦,咱们走着,我这还是头回白天进宫,早就迫不及待领略皇宫风采了!”

“走着,走着!”

说着两个人勾肩搭背的朝皇宫里走去。

说是九千九百殿,九千九百廊,虽有些夸张,但想来也是相差无几了。

本小章还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!

刘端乃大晋一国天子,虽然实际上是个傀儡,但是这天子威严,表面上的富丽堂皇,弘大奢华,还是一点都不马虎的。

苏凌被齐世斋带着,左拐右拐的,也不知道走过了多少宫殿院落,只是觉得有走不完的长廊和台阶,累的苏凌呼呼只喘,齐世斋哈哈一笑道:“苏公子头回来,其实这里也离天子驾前不远了,是不是累着了。”

苏凌摆摆手道:“累倒是小意思,就是这台阶多的让人无语,怎么宫里这么多台阶,直接修成平路,岂不更好走路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