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七百五十三章 打熬交流

打开第一个。

项目:城池扩展。

原因:商贸,人口以及运河的需求。

批示意见:参谋部认为,需三思,工程量不小,没有足够的奴隶,需要耗费钱粮雇佣黔首,时间必须在秋收钱完成。

杨乾只是花了三秒钟的时间,就在最下面协商自己的意见。

“同意开展项目,郡守府招募黔首,工期尽量缩短,增加郡兵数量,城内增加望楼数量。”

然后将自己的印章盖在上面。

杨乾也挺意外的,这样的项目一般遇不到,今天第一个项目就顶在他的气管上了。

接下来,无非是一些意见,比如望楼的建造,分布。

比如白云关的屯田,秋收之后,需要轮作什么粮食。

还有靡乐给自己的正式文件,就是希望明年,养殖牲口的定额数量能在翻一翻。

现在运河已通,水脉有了,这些自然不是问题,但也有前提。

牲口翻三倍,那么耕地也要翻一翻,加上至少两层的苜蓿种植。

杨乾不光同意,也给了批示意见。

很多政令不是说实行就能实行的,必须得要从人性角度出发,然后结合实际情况,甚至还需要考虑到这条政令发布之后带来的后续影响。

比如靡乐要在养殖规模上扩大三倍,那牲口多出来的粪便该如何安排,要大面积来回运送显然收支不平衡。

牲口增多之后,口粮如何,养殖牲口是为了做军粮罐头,顺便给士兵们加餐。

如果贸然增加三倍牲口的养殖份额,那么农耕土地也必须要增加,不然在养殖的过程中,极易出现,牲口吃人食的现象。

肉还没多吃几块,士兵的口粮就要被吃光了。

边军现在人不多,可要知道常驻十五万大军是什么概念,那种消耗,每天都是天文数字。

还好只有玄甲军是职业军人,破虏军还只是辅兵,平日需要种地,养殖牲口。

现在还好的原因是因为,半自动机械的大规模普及,也就不需要那么多的人力,所以破虏军才得以平时也能参加训练。

一个政令下去,需要三四个,甚至十几个条件都能匹配上,如此一来才能行得通。

杨乾对云通郡的掌控,已经深入骨髓,云通的一举一动,多少人员,多少资源,他都一清二楚。

处理起来,得心应手,如果有一些东西不知道,需要数据,只需要打一个电话就可以了。

随着大运河的推进,现在建造粮仓的要求已经看不见了。

很多县城的粮仓几乎都被搬运一空,如果在运河附近,就会看到,由车队组从的长龙,从县城,郡城的方向不断朝着运河汇聚而去。

大量的食物,工具,药品以及材料都被运送过去。

可想而知运河的消耗是多么的恐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