有的人就很高兴,因为外放一任,一直都是他们谋求的目标。
从去年红星厂规划集团组织结构的时候他们就看出来了,这个时间必定会有一劫。
去分厂主持工作,比在总厂博弈要强得多。
但也有人不高兴,因为他们的年龄已经到了,这个时候就是不进则退。
去了分厂筹备组织建设,至少三年回不来,等他们再回来,那就真的只能退二线了。
如果这个时候再进一步呢?
原地起步参加集团化的进程,少说也能闹个大部室的副手,也有机会往上再进一步不是。
在很多人看来,随着干部年轻化、组织规范化、岗位专业化的大背景下,现有的管理层级都在更迭替换之列。
他们存在的意义就是给年轻干部腾出位置,缓和学习和锻炼的时间罢了。
所以说一时之间,机关里的气氛诡异到了极点,谁也不知道今天谁走,明天谁来。
尤其是各部门的科员们,更是翘首以盼,等待着新领导的到来,好看看今年应该怎么干。
-----------------
其他组长级干部调整的消息还没确定,管委办主任丁自贵外调的消息通报了出来。
“总算是尘埃落定,我这心里也算是踏实了。”
看着李学武走进办公室,丁自贵笑着从办公桌后面走出来与他握了握手。
“回来的匆忙,还没来得及去你那跟你说一声谢谢。”
“谢就免了吧,我也是刚听到信,来送送你。”
李学武倒是很坦然,握手过后主动给他敬了一支烟点了。
在过去他兼任管委办副主任的这段时间里,与丁自贵的相处整体看来还算是融洽。
后期稍有摩擦,丁自贵也做了最大程度的克制,没有对他动任何念头,也算是成全了两人共事的情谊。
丁自贵做事还是很讲究的,接了徐斯年的岗,来到管委办担任主任,本就不受李怀德的信任。
他从人事处来这,完全是各方妥协的结果。
丁自贵知道自己干不长,早晚要出事,就是没想到事情是出在了自己的身上。
他很清楚李学武的能量,能被老李安排来管委办兼职,绝对有他不能撼动的实力。
所以强龙不压地头蛇,对李学武从来都是客客气气的,完全没有上下级的颐指气使和故意刁难。
这也让两人在共事的最后一天,有了握手一笑泯恩仇的场面。
“送我干啥,我还找不着路咋地?”
丁自贵好笑地抽了一口烟,说道:“我要谢你是真心的,知道你跟调查组那边帮我说了好话。”
“哎,说这个就远了。”
李学武摆了摆手,没在意地说道:“有一说一,没有的我不会乱说,该有的我也不会不说。”
“你的情况领导们都知道,很舍不得处分你。”
他看着丁自贵说道:“这一次算是个机遇,赶上了,再搏一搏,单车也能变摩托。”
“哈哈哈——”
丁自贵听着他的玩笑话也一扫郁闷的心情,大笑着再次与他握了握手。
“说实在的,是我老丁对不住你。”
他不容李学武客气,很认真地强调道:“就连这次外放,也是托了你的福,这个情谊我一定记得。”
“你看你,又远了吧!”
李学武笑着拍了拍他的手,说道:“出版和文艺工作看起来是走钢丝,实则在这个时期最是容易出成绩的部门。”
“我相信以你老丁的才能,在出版社一定能够大展拳脚,马到功成。”
“那我就借你吉言了!”
丁自贵笑呵呵地点点头,凑近了轻声说道:“我知道你在文艺宣传队有一定的影响力,你得帮我一把。”
“都是为了工作,太客气了啊——”
李学武握着他的手晃了晃,笑呵呵地客气着,没说答应,也没说不答应。
因为丁自贵这么说,是恭维和讨好,他必须保持谦逊谨慎的态度。
李学武来办公室送丁自贵有几层意思:
首先是两人的共事情谊,好聚好散,无论背后怎么样,面子上必须过得去。
其次是代表领导来对其做一定的安抚,同时也探一探他的态度,省的接下来的工作难做。
这章没有结束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
最后便是给对方一个台阶,冰释前嫌,在接下来的工作中还得处好关系,继续合作。
丁自贵也是老机关了,这点事哪里能看不出。
所以你看他讲话就知道了,风雨不透,最后还能画龙点睛。
点什么睛?
他调去新成立的出版社,统筹广播、报纸、文艺宣传队、电影放映队以及红星剧院的业务,组建文艺出版社(分公司)。
机关里谁不知道,李学武负责搭建了整个文艺宣传队。
就连宣传处对文艺宣传进行人事调动都需要问询李学武的意见,更何况是这次的调整呢。
以后文艺宣传工作就正式挂在他的管理范围了,这么说完全是在给李学武表态。
其实做管理,哪里需要谁帮忙,说这么一句,就是告诉李学武,你李学武为人仗义,我丁自贵也不是忘恩负义的小人。
“呦,这已经话别结束了?”
敖雨华这个时候从门口走了进来,笑呵呵地同丁自贵握了握手,道:“我差点来晚了。”
这么客气着,她又对李学武讲道:“领导找您呢,您快点过去吧。”
“那咱们回头再聊。”
李学武笑着点点头,与丁自贵握了握手,这才离开了办公室。
-----------------
丁自贵调离管委办,担任红星厂联合文艺出版社总经理。
这一调令的发出,标志着红星厂分支机构和产业布局的调整正式拉开了帷幕。
管委办一共四位主任,一正三副。
丁自贵调令下发的这一天,副主任师弱翁的撤职通报也发了出来。
同时发布撤职处理通报的还有张士诚,这也标志着去年年底的那个案子正式开始走程序了。
就连副主任程开元都低调地回来上班了,可见问题处理的还是很迅速的。
周瑶在移交了相关人员回来后汇报说,张士诚死定了,查明的问题绝对没有活下来的可能。
师弱翁不死也得扒层皮,这辈子没有再站起来的机会。
因为随着撤职的命令下达后,还有这个案子相关人员被开除的通报。
只是这份通报很简单,很低调,完全掩在了接二连三发布的调令之中。
管委办三科副科长樊华调任对外办主任。
吕源深外调,任汽车工业分公司总经理。
毕毓鼎外调,任电子工业分公司总经理。
……
在一连串的调令通报中,最为引人注目的,便是关于管委会副主任董文学不再兼任保卫组组长,将出任红星(辽东)工业领导小组组长的消息。
该领导小组成员包括汽车工业、电子工业、冶金工业、五金工业等负责人。
这一调令的发出,标志着董文学彻底脱离了保卫组工作,全部精力将会投入到新创建的红星辽东工业格局之中。
随之而来的,便是关于李学武的人事命令了。
通报很低调,掺杂在了其他的人事通报当中,但还是被机关里的人所关注到了。
李学武接了董文学的岗,担任保卫组组长,职级也正式提到了正处级。
这则消息看着好像很震撼,又好像期待已久,早就失去了悬念,并没有在机关内部形成议论。
但是在所有人的心中都留了一个尾巴,关于李学武的人事命令,绝对不止这一个。
因为就在李学武的人事命令发布以后,保卫组多了一位副组长,来自卫三团,此前担任了红星厂三支代表的王小琴。
她越过了副组长于德才,接替李学武担任了保卫组第一副组长。
很明显的,所有人都看得出来,王小琴将会在李学武离开保卫组后,掌管这一保卫力量。
太牛哔了,厂机关所有人都没有想到,李学武会在即将离开的时候来这么一手。
就在他们猜测,老李用车换了一个炮,调了董文学和李学武离开保卫组以后,会安排谁去保卫组的时候。
王小琴的出现却是让所有人惊讶了一把,也被李学武的谋算所折服。
用王小琴来过渡,既给了自己一系缓和的时间,也给了老李认同的空间。
王小琴绝对不会来红星厂发展的,保卫组的位置只是替董文学和李学武一系占着罢了。
李怀德为什么会同意这一人事意见?
原因很简单,因为苏维德要来了,他可还记得苏维德联合那个三支代表丁志山给他带来的压力。
必须,也一定,要守护住红星厂的最后底线。
李怀德不得不调李学武离开保卫组,但并不意味着他对红星厂的安全保卫工作就彻底放了心。
有王小琴在此,用李学武的话来说,可保他高枕无忧。
苏维德再跳脱,也不敢跟王小琴咋呼。
道理很简单,不是一个系统的,王小琴根本不会屌他。
李学武升任了保卫组组长以后,面临了一个问题,那就是兼任的管委办副主任怎么处理。
其实也不用处理,大家都知道,他早晚要去管委办过渡一段时间。
现在原地进步已经完成,去管委办只是时间问题了。
或许去管委办,也成了李学武即将算计某人的一个关键点。
在这段时间,李怀德先是安排了副主任敖雨华代管管委办的工作。
但没几天,敖雨华便接到了调令,去人事处担任处长职务。
管委办四个主任走了仨,就剩李学武一个,还是个兼任的。
没办法,不用老李安排了,在厂机关中层干部调整的期间,他只能毛遂自荐,承担起了管委办的所有工作。
幸好,这种压力没担几天,十六家企业兼并后,调进来的一位副厂长梁作栋担任了管委办的副主任。
而后便是持续的人事调整:
岑辅尧调任食品工业分公司总经理。
韦再可调任任教育和医疗管理局局长。
萧子洪调任任奉城机加工厂厂长。
……
最后,千呼万唤始出来,李学武早收到消息的苏维德由一机部一位副主任相送,来到了红星厂。